美联储降息的直接效果是降低美元的资金成本,而美元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所以降息的直接影响是减少了借入美元的主体的融资成本。
从行业影响来看,对于高杠杆,需要大量长期融资的行业,降息毫无疑问是利好。典型的高杠杆行业包括房地产、公用事业、能源矿产开发等。这些行业板块的股票在最近几个月因为降息和降息的预期以及有了非常不错的表现。
与此相反的是银行业,在利率下降的时候,银行的利差,房地产贷款,信用卡贷款,企业贷款利率一般也会降低。因此,降息后银行业的股价表现不佳。保险行业也属于被降息负面影响的行业。利率降低导致折现率降低,对于保险公司的总负债压力有所上升,投资收益,特别是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预期收益率降低。保险业的股价也在降息后一般表现疲软。
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前景来看,美联储的降息对于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压力有宽松的效果。
首先,欧元区和日本在长期实行零利率和负利率,导致企业和个人的大量资金流出到美国的资本市场,推高美元汇率。美元降息后,欧盟和日本的投资人把资金投放到美国的吸引力有所降低。
其次,各个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巴西在过去几年都出现货币大幅贬值。这些国家的美元债务压力巨大。美联储降息后,新兴市场国家的借款人的财务压力有一定的降低,有助于这些国家的金融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降息并不是灵丹妙药。过去十年的极低利率已经导致大量的无效投资,典型案例包括从共享办公空间WeWork,到共享汽车平台 Uber 和 Lyft 的长期亏损,估值大幅下降。长期下去,这些企业的风险不断积累,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整体而言,经过目前的三次降息,以及回购资金注入,美联储的这一轮宽松组合操作已经到位。
笔者预计美联储在今后几个月将会保持利率水平在1.5%不变。一般利率政策的变化,不论是加息还是降息,都需要三到六个月才能传导到实体经济。
笔者认为从现在开始,美联储将会进入暂停利率变化操作的时间段,观察宏观数据,观察全球风险情况变动。下一次利率变动很有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数据依赖路径(data-dependency)应该是今后几个月的核心步骤。对于投资人而言,也很有必要利用这个窗口期,密切观察全球金融市场变化,对应调整资产配置,减少风险敞口,以便应对明年的新情况和新变化。